当前位置:优秀论文/三等奖 - 文章详情

论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作者:陈丽荣

  :工程成本控制贯穿于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的全过程。其中,施工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防止施工超预算和施工企业降低成本、取得效益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核心是有效控制成本,在工程造价由货币形态向实物形态转化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组织,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一方面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标价内,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因此作为施工方成本控制和预结算人员,如何控制工程成本,降低材料消耗,使每个工程能达到利润最大化,是每个造价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进行成本预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了解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对即将或可能发生的因素进行预先的成本控制,是预算人员必修的一种工作技能。只有进行成本预控,才有可能做到利润最大化。因此,只有把握住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工程成本也就自然可控。

关键词:施工单位  项目管理  成本控制

一、加强工程的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它明确了企业在工程承包中的权利和义务,将工程招投标、工程款的拨付方式、索赔方式、材料的购置、竣工结算方式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企业组织施工、进行项目管理的法律依据。由于建设工程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涉及原材料种类多、过程工序复杂、质量要求严格和受地理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要与设计单位、政府主管部门等取得联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施工合同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因此,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的利润,首先要从施工合同管理入手,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第一、加强合同管理应树立合同意识,不管是单位的决策者、执行层,还是合同管理人员都应重视合同管理,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掌握业务知识,在制定施工合同时应认真把关;第二、加强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同的管理办法,明确相关人员的责、权、利,制定出既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又满足业主要求和投标承诺的施工合同条款;第三、实行合同会签制度,合同签订后,认真进行交底,施工人员特别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合同,明确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及甲乙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

二、  加强施工方案及其优化的管理

施工前,要结合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自身的机械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和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编制一套切实、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因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的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方案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因此,施工方案是过程实施的行动纲领。由于中标价格较低或设计概算先天不足等原因,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合理组织施工,节约成本,力求在管理中出效益。一个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除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措施以外,还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科学划分施工段,合理的人、材、机的配置。

2、临时设施方面尽量做到节约,毋须铺张浪费。

3、建筑废料:废物利用、处理要有一个相对严谨的管理办法。

4、合理利用定额的损耗。

5、机械的合理使用、周转材料的合理利用等方面都必须要有计划性和管理规定。

     当然,一个项目还有非常多的成本控制点,施工企业可以根据每一个项目的个性制定一系列降低成本的细则并加以实施。

三、材料费用的控制
对于一个项目的直接费用来说,材料费占了绝大部分,因此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控制材料价格,是控制工程直接成本的有力手段。据测算,一般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60%~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选用材料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方案及有关技术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以免出现如水泥在保管中因违规堆放出现受潮及底层结块、钢筋未垫好而出现锈蚀导致不能试验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地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四、工程变更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和设计深度、质量等方面原因,经常会出现工程量、地质、进度等各方面的变化。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一般的项目工期安排较紧,出现问题后,往往施工单位是在接到业主单位或是监理工程师的口头意见后,就开始实施,但是施工合同约定,由于施工工程承发包双方在执行合同中需要修改变动的部分,须经双方同意,采用书面形式予以记录并及时完善相关签字手续才能得以结算,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及时做好工程变更和签证资料的过程文件和管理,以免事后补签而造成结算困难。

工程变更单一般情况是由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办理的,工程变更单办理的好坏、及不及时都会给竣工结算带来巨大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灵活的来办理工程变更单。必要的时候需要一些模糊,但凡涉及到经济数据的时候,必须写得明确和详细,同时必须及时办理工程变更单也相当重要,一旦错过时间找人签字都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所以应该及时办理。

另一方面,大多数时候预算人员报结算时,面临无数的工程变更单,每一份工程变更单都得进行工程量计算、编制结算,有时候一份工程变更单只有几十元或是几百元。花了很多时间进行计算和结算,变更单的总价也不多,对工程总造价影响很小。其实在施工过程中将工程变更做成一单一算是最好的方式,结算时只需要将每一单签证作个统计也就行了,免得在结算时建设方和施工方的预算人员为了很少的钱在那里争论不休,不利于双方的成本管理。另外,造价人员必须对工程变更单、施工进度表、特殊气候情况汇总表、机械设备进出场汇总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不管是认可的还是没有认可的,都是工程索赔的依据。文字资料在结算过程中可以让施工方预算人员有依据说话,也就达到工程施工的利润最大化。

五、加强工程索赔的管理

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索赔是双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可能提出索赔要求,但建设单位索赔数量较小,而且处理方便,可以通过冲账、扣拨工程款、扣保证金等实现对施工单位的索赔;而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相对则比较困难。通常情况下,有的施工单位觉得索赔过程复杂,干脆放弃索赔,有的单位索赔意识淡薄,有的甚至缺泛索赔意识,树立正确的索赔意识,对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延期、费用增加而要求业主给予补偿损失的一种权利要求。因此我们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过程资料尤为重要。通常索赔证据包括:

1.招标文件

2.投标文件

3.中标通知书

4.会议纪要

5.来往信件

6.指令或通知

7.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8.施工现场的各种记录、签证

9.工程照片

10.气象资料

11.各种验收、实验报告

12.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和使用方面的原始凭证

13.政府部门发布的政策性文件及造价信息调整系数

14.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在办理索赔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以下几条技巧,以利于索赔工作的推进。

1.在每项工程开工前建立一个收发文簿,作为双方递交资料的签收簿,并有专人管理。

2.搞好项目的管理,树立良好的信誉,展示施工单位的优势和水平。

3.先落实工期签证,后进行经济签证。

4.争取以协商方式解决争议问题。

六、竣工结算的管理

工程结算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对建设单位来说,要精打细算,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施工单位而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通常最大限度申报结算金额,以增加工程造价。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工程结算核对工作实际上是双方技术能力的较量。因此施工单位要组织具有深厚专业基础的人员组成的精干队伍参与核对工作。

1、编制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是编好结算的基础

要编好工程结算,编制者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首先能正确理解定额内容,准确套用定额项目,能对定额项目单价进行必要换算;能准确理解和运用合同条款对该调费用进行调整;其次要及时掌握计价信息,(如各地的补充定额、规定调整的计价文件等)并能吃透精神,准确运用。第三,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工程现场情况,掌握各分部工程的构造做法及施工工艺,进行必要的签证和费用计算;第四,应懂得必要的法律知识,能主动把握索赔起因,根据索赔程序,利用索赔技巧进行索赔;第五,针对新材料、新工艺,能利用定额原理自行组价等。

为实现以上要求,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此,企业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相关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和考试,如定额交底、预算编审人员资格考试、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等。同时,应建立个人利益与其水平及效果挂钩的制度,督促职工自我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2、编制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编好结算的保证

结算编制者的工作态度是影响结算编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结算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如果抱着算多算少与我无关的思想,只对其他人员或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被动计算,或对资料收集不全,对现场缺乏深入了解,盲目编制,则其编制结果必将有失水准。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引导,让职工树立主人翁的思想,培养他们的敬业爱岗精神。同时,建立必要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把结算编制人员同具体项目结合,安排他们常跑工地,改变以前那种坐办公室凭图纸编结算的状况。通过领导放权,来赋予编制人员一定的责权,为结算编制创造宽松环境。

3、全面收集相关结算资料,为编制结算提供充分依据

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与结算工作相关的资料进行广泛收集十分必要,一方面它可保证结算编制内容的完备性,另一方面可保证结算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审核时产生过多疑问和矛盾。为此,施工单位预算人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资料的收集。

1)、工程承发包合同,它是结算编制的最根本最直接的依据,因为工程项目的承发包范围、双方的权利义务、价款结算方式、风险分摊等都由此决定,另外结算中哪些费用项目可以计入或调整、如何计算也都以此为据。

2)、图纸及图纸会审记录,它是确定标底及合同价的依据之一。

3)、投标报价、合同价或原预算,它是实际做法发生变化或进行增减删项后调整有关费用的依据。

4)、变更通知单、工程停工报告、监理工程师指令等。

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记录、原始票据、形象进度及现场照片等。

6)、有关定额、费用调整的文件规定。

    (7)、经审查的竣工图、竣工验收单、竣工报告等。

以上这些资料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从整个施工项目管理而言,项目部应统筹安排,合理分工,确保资料的完整,同时应及时提供给结算编制部门或人员,确保这些资料在结算中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仔细分析,不漏项目

结算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失误之一就是漏项,漏项就意味该得收益的损失。为了防止这一点,通过对结算工作的分析与总结,认为承包商应根据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考虑以下内容。

1)、由于政策性变化而引起的费用调整。如安全文明费率、材差系数的变化、人工系数的调整、税率的变化等等。

2)、投标时按常规计算,结算时需如实调整的费用。

3)、设计变更、签证、监理指令等导致增加的费用(建设方主动提出的部分)。这部分费用包括自身工作量的增加,及造成对其他工作的影响而增加的费用(也可作为索赔费用)。如楼层和建筑面积的局部增加,会导致脚手架和垂直运输费用的增加。

4)、施工索赔费用。是由建设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发生了应由建设方承担的风险而导致施工方的损失。如建设方交付图纸技术资料、场地、道路等时间的延误,与地勘报告不符的地质情况,发生了恶劣的气候条件,建设方推迟支付工程款,第三方的原因导致的施工方的损失(如设计、指定分包),甲供材的缺陷导致的施工损失等。

5)、合同规定的有关奖励费用:如提前竣工奖、赶工措施费、质量奖等。

6)、由于变更删项,导致原让利优惠部分的退还费用。

7)、签证导致的相关费用,如零星用工等。

5、正确处理好公共关系,是搞好结算的重要手段

结算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搞好结算,施工方除充分考虑自身因素外,还应正确处理与其他相关单位及人员的关系,具体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施工方只有与项目参建的各主体单位融冾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从而来润滑结算各环节,为搞好结算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和渠道很多,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强成本控制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完善管理制度,把成本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成,项目成本控制研究及在安能公司的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9

[2]毕星,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3]贾晓辉,基于价值工程的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