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论文/一等奖 - 文章详情

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与分析

 伍红英

(四川同兴达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从现阶段市场反映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建设成本,这对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发展和大范围应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产业化的进程。本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进行成本构成与成本对比分析,对成本增量进行界定、分类,发现可避免的成本增量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并提出了可避免的成本增量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的造价构成;PC构件;成本增量分类;可避免的成本增量

   0 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装配式建筑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起来。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同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成府发〔2016〕16号文《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设工程发展的意见》,201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四川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9〕54号)落实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装配式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装配式建筑节约了资源能源,减少了施工污染,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与此同时,也推动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的发展,且提高了PC构件加工的质量和精度。

   但从现阶段市场反映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建设成本,这对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发展和大范围应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产业化的进程。本文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进行成本构成与成本对比分析,对成本增量进行界定、分类,发现可避免的成本增量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并提出了可避免的成本增量的解决思路。

   1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构成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构成除与传统现浇模式相同的直接工程费之外,还增加了PC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等环节的费用。由于直接工程费仍是仅有管理费和利润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计取,规费和税金是非竞争性取费,费率标准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因而亦可排除其对造价对比的影响。而PC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费用才是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起到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

   PC构件生产费用包含建筑材料费、人工、水电、机械等成本费用、构件模具费、工厂摊销费、PC构件厂利润、税金组成;构件运输费主要是PC构件从工厂运输至工地的运费、短期仓储费和施工场地内的二次搬运费;构件安装费主要是构件场地内垂直运输、安装等费用,此外还有现场脚手架、模板等措施费用。

   1.1 两种施工方式下的造价对比

   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北方某市,项目总建筑面积逾11万平方米,公租房数量预计超过2000套,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通过全装修和环保节能的整体卫浴、整体式橱柜等物品配置,达到拎包即可入住的条件。以其中的3#楼为例,其建筑面积为4713.56平方米,占地面积410.91平方米。

   在假定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相同的前提下,两种施工方式下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比如1所示。

1 施工图预算指标分析表

 

   ▲3#楼装配式设计与现浇设计造价对比从上表可以看出,同一住宅建筑,装配式设计平米建安费用比现浇设计平米建安费用高出783.94元,其中,土建工程高出811.71元。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两种施工方式造价差异主要集中在土建工程上。对两种施工方式下土建工程预算书进行拆解分析,如下2所示。

2 土建工程指标分析表

 

   ▲3#楼装配式设计与现浇设计土建工程造价明细对比由上表可知,采用装配式设计,在地下工程、砌筑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抹灰及零星工程以及措施项目中均较传统现浇设计造价节约,仅PC构件及安装一项,致使造价大幅增加,这是造成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偏高的关键因素。

   1.2 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项目的差异

   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项目,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造方式比传统现浇混凝土建造方式的成本增量不同,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的项目成本增量会低一些,反之则高一些。绝大部分项目成本增量大致在150~600元/m2之间。

   我国目前阶段装配率、预制率对装配式混凝土项目成本影响较大。按常规理解以及装配式建筑的规律,预制率越高,成本应该越低,这点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已经证明,但目前在我国却处于相反状态,预制率越高,成本增量反而越高。如果只用预制楼梯,成本会有所降低;只用楼梯、叠合楼板、阳台板、空调板等水平预制构件,预制率在20%以下,成本增量一般在200元/m2以内;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231—2016要求装配率达到50%,对应的预制率一般应达到30%,需要增加竖向预制构件,则会导致成本增量进一步加大。详见下表(注:资料来源于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编写的《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必读》)。

3装配式混凝土项目成本增量统计表

 

   2 成本增量分类  

   成本增量在此文是指钢筋混凝土建筑采取预制装配方式与采取传统现浇方式的建造成本差异(除注明外均以单体建筑的单位地上建筑面积来衡量),其范围包括设计和咨询费增量、工程实体上的成本增量、施工措施成本增量。

   以下根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对成本增量从相关性、产生的环节、原因、有效性、可控性这五个方面进行分类阐述。

   2.1 按照与装配式的相关性分类

   装配式建筑在各个环节产生的成本增量大多数是与装配式建筑直接有关,甚至就是装配式建筑的特性所决定的。但也有一部分成本增量并非是装配式建筑本身所特有、必须包含的内容,与装配式建筑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2.1.1 与装配式无关的成本增量

   与装配式无关的成本增量有管线分离、绿色建筑技术应用、BIM技术应用、夹心保温外墙、全装修、同层排水这6项技术的应用。除上述6项以外,提高不同功能房间之间的隔声效果的隔声分户墙,便于住户在全寿命期内进行自由分隔和调整房间的大开间、大进深的设计等均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也属于与装配式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增量。

   2.1.2 与装配式有关的成本增量

   与装配式有关的成本增量是指因采用装配式建造工法而增加的成本。例如,增加的装配式专项设计费,因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及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之间的连接等导致的配筋和混凝土用量增加,预制构件的制作、存放、运输和安装环节的成本增加,施工现场的塔式起重机和运输道路等成本增加等。因装配式而降低的成本可用成本负增量表示,例如减少的人工、模板、脚手架、找平层等费用。

   2.2 按成本增量的产生环节分类

   按是否与装配式建造工法有直接关系,在总体上划分为直接成本增量、间接成本增量。直接成本增量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的相关环节;间接成本增量是指与装配式建造工法有关,但不是直接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直接计入成本而需要汇总后进行分配的成本。例如,目前有些装配式建筑的工期较现浇建筑有所延长,工期延长而产生额外的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现阶段由于过高的成本增量而受阻,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的装配式产业链还不成熟。成本增量既会在装配式的全过程发生,也会在所有相关环节中发生。其中,规范标准环节是成本增量的技术性原因,政策和甲方环节是管理性原因,这三大环节的问题形成了成本增量的主因。前期策划和设计是甲方在成本管理时机上的最重要环节,从成本增量的数值来看,前期策划和设计环节的成本增量占比并不高,但对整个成本增量的控制和影响却至关重要。

   2.3 按照成本增量产生的原因分类

   按照成本增量产生的原因分类,一般可以分为7类。

   2.3.1 政策原因

   有些地方的装配式建筑政策过于激进,人为造成了供给侧紧缺;项目无论适合与否都要搞装配式的一刀切政策;按单体建筑而非按项目进行预制率或装配率指标考核、不能相互调剂的政策;偏重于结构系统的预制率导致四大系统发展不平衡的政策等。

   2.3.2 标准和技术原因

   适合建筑工业化的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有空缺(特别是促进行业标准化设计和通用部品部件体系的标准)或细分不够、标准要求高于国外标准、过于保守甚至部分标准条文和图集不合理、标准体系的结构不平衡(偏重于结构设计一个专业)、结构连接方式一边倒地用“湿连接”、有些条文过于模糊或粗浅而不便于执行等。由于国外剪力墙装配式建筑很少,高层建筑可供借鉴的经验几乎没有,而我国的试验和研究进展滞后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行此类标准、规范对于剪力墙结构出于安全考虑在很多方面比较审慎。再有叠合楼板的出筋问题是制约楼板自动化生产、提高产能、降低成本的关键问题。国外的叠合楼板不出筋,而我国大多叠合楼板钢筋需要伸入支座,双向板侧边还要出筋。叠合楼板是最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预制构件,而因出筋而没有办法实现自动化生产。

   2.3.3 阶段原因

   我国目前处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起步阶段,由于供应链尚不成熟、各种资源的市场供应不足、市场竞争不充分,有些城市还有保护地方企业限制外地企业进人的各种政策,有些关键材料还依赖进口等市场原因导致成本偏高;由于前期研发投入和工厂建设投资大但产能相对较低而摊销成本高;大多是试点示范等小规模项目或低预制率项目而导致没有工业化、批量化生产的规模效益;装配式人才缺乏,管理者及操作工人没有类似经验、不熟练而导致产生较高的学习成本,例如预制构件的吊装就位,日本是用1 ~2个工人,我们现在需要4~5个工人;还有各个企业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尚不成熟甚至缺位等原因导致成本较高。而一旦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起步阶段的高成本问题会因大规模而摊薄或消解,成本开始进入下降趋势,并逐渐发挥成本优势。因而,不能静态地看待装配式建筑在起步阶段的成本增量问题,更不能把起步阶段的成本增量问题视为装配式建筑本身的固有特点而误认为装配式建筑不经济、不合理。

    2.3.4设计标准化、模数化水平不够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够完善,其中缺失的标准较多,行业整体的标准化、模数化水平不够。设计标准化不是照搬标准图的狭义概念,由于对设计标准化的理解有失偏颇而重视度不够,没有认识到设计标准化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与传统现浇建筑完全不同这一差异;或者认识到了但是落实不到位,没有进行专项研究,不能把握设计标准化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管理难点,导致设计标准化不能落地。设计标准化不够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大量的钢模具不能材尽其用,被白白浪费,不但没有体现出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成本优势,反而因为模具摊销次数少、模具成本增量高,增加了成本。

   2.3.5 税收环节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的增值税税率比现浇混凝土建筑施工税率高;同时,预制构件比现浇混凝土造价高出约一倍,其中包括由于预制构件成本中的生产场地土地摊销等一些特有的成本没有进项税可供抵扣,再加上预制构件工厂需要交纳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其他税费。综合计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构件比现浇混凝土增加税金成本大约为5% ~8 %。同时,在全装修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增加了装修成本后计税基数增加导致实际税金增加等成本增量。

   2.3.6 运行模式的原因

   装配式是集成度比较高的建造方式,与之相适应的是EPC模式(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而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项目还是采用传统的碎片化管理模式(设计、采购、生产、施工各为其主)。施工企业在同样是工程总承包的情况下,但多了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这种情况下一是会造成报价中容易重复计算预制构件部分的管理费和利润,造成重复计算的成本增量;二是由于施工企业对预制构件生产不熟悉或主观意识认为有不可控风险,从而对于采用预制构件后本来可以减少的成本(例如找平层抹灰、脚手架部分等)仍按传统现浇方式进行报价,并未体现预制构件所带来的成本减少部分,形成了“名义减量”。如果制作增、施工减,成本增量就不是那么大了,甚至可以持平或减少。但由于运行模式的不适应,会导致装配式建筑在生产、施工等环节的成本增量背离价值原则而不能得到量化和补偿。

   2.3.7 其他原因

   还有一些是技术上不成熟,特别是没有工程经验的地方造成的成本增量。例如国外对应不同的结构体系、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和构件种类采取不同的连接方式,一些连接方式比较简单(如干式连接等),而我们的连接方式比较单一,湿法连接也比国外复杂,技术不成熟,研发投人不够,导致成本增加。

   在现阶段还大量存在不合理生产工期导致的成本增量。例如,很多甲方仍是传统现浇建筑的惯性思维,边设计、边施工、边变更,习惯性地认为可以抢工期、可以后改,不前置策划,不及时决策;前期不急,倒排工期,倒逼预制构件工厂和施工单位,导致生产工期很紧;正常生产工期下同一个预制构件可能只需要2套模具,现在为了抢工,必须4套模具或更多,模具用量成倍增加,同时还增加了生产工人的数量、加班量和窝工量等,这些都导致了成本增加。

   2.4 按照成本增量的有效性分类

   从是否对于形成建筑产品、提升建筑功能和品质有作用、是否能获得客户认同和补偿的角度,可以把成本增量分为无效成本增量和有效成本增量两类。现阶段在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增量中,夹芯保温外墙技术、石材和面砖反打技术、管线分离技术等新技术应用的成本增量是有效成本增量,其他大多数成本增量都是无效的,因此降低成本增量有较大空间。

   2.4.1 无效成本增量 

   无效成本增量是指成本增量对于形成建筑产品、提升建筑功能和品质没有作用,无法获得客户认同和补偿的增量。这类成本增量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形:

   (1)能提高建筑质量,特别是针对传统建筑通病的“渗漏霉裂”及脱落、防火问题。这样的成本增量能获得建设单位、建筑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运维单位的认同和补偿。例如,外立面采用集成式设计的装饰、保温与结构一体板,基本可以避免外立面渗漏、开裂、装饰面层和保温层的脱落和防火问题,还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运维更换成本。

   (2)属于客观存在的政策或标准等原因造成的成本增加。例如,一刀切政策、不考虑是否适合做装配式,或者标准过于保守而导致的成本增加。这样的成本增加,对建筑功能和品质也没有作用,客户不会买单。

   (3)属于主观经验或管理原因造成的额外成本增加。例如,甲方或设计单位习惯性的采取“后PC”方式而导致的成本增加。这样的成本增加,属于管理失误,客户不会买单。

   2.4.2 有效成本增量

   有效成本增量是指成本增量对提升建筑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品质有直接作用,全部或大部分能获得客户认同和补偿的增量。有效的成本增量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形:

   (1)能提高建筑质量,特别是针对传统建筑通病的“渗漏霉裂”及脱落、防火问题。这样的成本增量能获得建设单位、建筑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运维单位的认同和补偿。例如,外立面采用集成式设计的装饰、保温与结构一体板,基本可以避免外立面渗漏、开裂、装饰面层和保温层的脱落和防火问题,还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运维更换成本。

   (2)能提升建筑功能,特别是保温、隔热、隔声。这样的成本增量能获得建筑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的认同和补偿。例如,采用管线分离设计的装配式建筑除了方便维护之外,还能提高楼层之间的保温、隔声性能,有利于实现供暖和制冷的按户开启和计量。

   (3)能缩短建设工期,特别是对高周转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有限定交付使用日期且工期紧张的项目,冬雨期较长且不能施工的地区的项目。这样的成本增量能获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认同和补偿。

   2.4.3 有效的成本增量再分类

   按成本增量与功能增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细分,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成本增量>功能增量。这一类成本投人的性价比较低,有些应谨慎或限制推广,有些应进行技术攻关尽早解决,以避免给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增加成本阻力。例如,叠合楼板增加厚度、伸出钢筋及现浇带的做法,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室内净高,对于住户而言没有任何功能增量,反有减量。

   (2)成本增量=功能增量。这一类成本投入的性价比相当,这个成本增量是物有所值,有助于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效益,值得推广。例如管线分离、同层排水等。

   (3)成本增量<功能增量。这一类成本投人的性价比较高,这个成本增量是物超所值,能极大地帮助装配式建筑实现综合效益,应加大推广力度。例如结构、围护、装饰一体化技术,集成卫生间、集成厨房、集成收纳等。

   2.5 从管理的可控性划分

   将成本增量从管理可控性的角度划分为可避免的、可压缩的、不可避免和不可压缩的、可争取成本减量的这四类,有利于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下是按当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考虑大多数企业的情况进行的分类,把各项成本增量分别划分到这四类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类是相对的,也是暂时的,随着技术的进步,问题会逐渐解决,分类也需要动态调整,也可能会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2.5.1 可避免的成本增量

   可避免的成本增量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这一类成本增量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在装配式建筑发展初期由于政策不适宜、标准保守和有空缺等客观原因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增量;二是由于参建单位不熟悉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而在决策、设计、生产和施工环节依思维定式,未在全过程特别是前期植人装配式管理,或因过于保守,或因不熟悉装配式特点导致管理不精细、操作不熟练等主观原因造成额外的成本增量;三是预制构件工厂盲目追求“高大上”和不合理的摊销折旧年限等原因导致的摊销折旧成本过高而产生的成本增量。

   2.5.2 可压缩的成本增量

   可压缩的成本增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次重点问题。

   这一类的成本增量主要包括三类情况:一是技术研发不够、规范过于保守而产生的成本增量;二是标准化程度低而产生的成本增量;三是市场不成熟、产业布局不合理、竞争不充分而产生的成本增量。

   2.5.3 不可避免和不可压缩的成本增量

   不可避免和不可压缩的成本增量是当前解决成本问题的非重点问题。

   这一类的成本增量一般情况是必须发生,且数据离散性较小的成本增量。主要包括四类情况:一是装配式相关的管理成本,如专项的设计、咨询费,不应压缩;二是因结构拆分设计中归并预制构件尺寸等原因而必须增加截面和配筋导致的材料成本上升;三是采用特定预制构件或技术而必须增加的成本,如夹芯保温板的外叶板;四是预制构件在生产、运输、安装环节因工艺需要而必须增加的预埋件等成本。

   2.5.4 可争取的成本减量

   可争取成本减量的一般是由装配式建筑的特性所决定的,例如装配式较传统现浇方式具有免抹灰、免外架、免内架、模具周转次数多、人工效率高等技术优势,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就可以转化为装配式的成本优势,产生减量成本。

   3 可避免的成本增量的解决思路

   从建筑工程造价构成得知,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直接工程费构成内容的差异主要在PC构件生产、运输和安装环节。若要使得装配式建筑建设成本下降,就必须降低PC构件的生产、运输和安装成本。

   解决成本增量的思路主要有三条:一是把可避免、可压缩的成本增量减下来;二是对于不可避免不可压缩的成本增量,通过发挥和扩大其功能,让功能增量大于成本增量;三是通过技术、管理和市场手段落实可争取的成本减量。

   本文对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可避免的成本增量的解决思路如下。

   3.1 政策不适宜导致的成本增量

   当前一些城市出现一刀切的政策,导致与当地的市场供应情况及项目或建筑情况不适应,产生了不必要的成本增量。

   3.1.1 量化指标与市场供应不匹配

   有些地方政策过于激进,人为造成了供给侧紧缺。壁如合理运输半径150km范围内预制构件实际产能有100万m2,但要完成政策要求的装配式建筑指标需要200万m2。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会造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一方面需要从更远的地方耗费更多的运费采购构件,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构件价格偏高。这种原因导致的成本增量自然不能被市场认可,客户不会买单。所以,在政策制定时一定要考虑当地现有实际产能及新增产能与市场的匹配性。

   3.1.2 量化指标与项目或建筑不适应

   有的地方政策太刚性,缺少灵活性,把不适合做装配式的项目或建筑也硬性要求做装配式。例如,一个项目有两栋楼,一栋9层,一栋3层,那么9层的更适合,3层的相对就不适合做装配式。如果把装配式指标全放在这栋9层的建筑上,做略高一点的装配率,这个项目总的装配率能实现,也不会造成很多模具的浪费,那么就能取得较好的规模效益。而如果按照某些城市的现有政策,这两栋楼都要求达到装配率50%,这种情况下3层的建筑成本增量就会相对更高,这就是额外的成本增量。

   3.2 标准缺位导致的成本增量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得到了集中爆发式的发展,而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工业化建筑标准体系,现行标准规范对工业化建筑发展支撑不足、关键技术标准缺位等问题突出,出现了技术标准跟不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的问题,也造成了在标准缺位领域的大面积保守设计,导致了成本增量。

   例如《装标》是现行主要标准,未对多层建筑、高层建筑进行明显区分。而由于该标准主要是针对高层建筑而制定的,所以对于应用广泛的多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建筑而言要求过于严格,多层建筑的成本增量本身就相对高,加之标准缺位导致成本增量更高。解决这一标准空缺问题的《多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CECS 604—2019)于2019年7月8日颁布,此规程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多层装配式结构建筑的成本增量。类似这类标准空缺的问题,只要填补空白就可直接避免再产生额外的成本增量。

   3.3 由于甲方不进行事前策划分析而造成的成本增量

   在传统建筑中,甲方从来不会认为如何建造会成为一个问题,更不会想到如何建造的问题会制约设计、销售、财务等环节。这一惯性思维致使甲方没有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前的技术策划及方案比选,而是仍然按原来的工作套路,先设计后施工,有问题再修改。特别是甲方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采取了用建筑方案直接进行设计而没有考虑装配性要求,导致了最终的设计不合理,发挥不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且产生了额外的成本增量。

   3.4 由于装配式设计滞后而产生的成本增量

   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装配式建筑是产品思维,而不像传统建筑设计那样是半成品。在设计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时间上从各专业依次设计转变为全过程协同设计;在空间上最大的区别在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集成度高,而不再是各专业的分别设计,设计中需要各专业前后考虑、密切协同、相互交圈。而如果沿用传统建筑的设计习惯,按现浇结构设计完成后再进行装配式的深化设计、二次设计,就会丧失对在规划、方案等高价值的设计前端的有效管理,规划设计中没有考虑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劣势,方案设计中没有考虑装配式建筑的特性与要求,其结果就是用高成本买单,产生额外的成本增量。

   3.5 由于设计精细化水平不高而产生的成本增量

   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在质量管理上的区别是精度高。传统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比较粗放,误差以厘米计,而装配式建筑的误差是毫米级。高精度的质量标准对应的是容错度极低的管理要求,首当其冲的就是设计精细化,不能粗放和随意,只有设计精细化了,生产的预制构件才能精细化,现场施工才能高精度完成。而精细化水平不高的设计将直接导致生产的预制构件不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或者由于精度不够而降低现场施工效率,或者精细化水平差到出现钢筋或构件干涉碰撞、预留预埋遗漏或错位等而导致返工,这些都将导致额外的成本增量。

   3.6 由于拆分设计中功能过剩而产生的成本增量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高集成性决定了拆分设计除了需要考虑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本身的要求以外,还需要考虑预制构件在生产、运输、施工等环节的要求,需要集成水、暖、电、通信、设备、装饰等各个专业的要求。而设计师在不了解生产、运输、施工等环节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容易按保守的、更高的要求进行设计。例如,由于对预制柱的生产方式不了解而加大了生产中脱模、吊装等环节的荷载,或者由于对现场施工措施的不了解或未确认而增加了额外的预埋件。这些超出实际需要的荷载和预留预埋都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增量。

   3.7 由于拆分设计预制构件大小不合理而产生的成本增量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增量中有一项是起重机的成本增量。控制好起重机成本增量的主要措施是控制预制构件的单件重量,并据此选择经济的起重机布置方案和设备型号。单个构件过重过大,如果这个构件的位置正好在起重机的起重重量之外,起重机就要提高一个等级,就会为这一个构件增加起重机的台班费;单个构件过小,数量过多,导致吊装次数过多、效率低下,就会增加吊装工期,导致结构工期延长,增加起重机的台班量。这两种情况都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增量。

   3.8 预制构件厂家缩短摊销和折旧年限而产生的成本增量

   土地成本摊销及固定资产折旧是预制构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构件工厂应该按照合理的使用年限进行土地成本摊销及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合理的摊销和折旧年限为土地按50年、房屋建筑按20年、生产设备按10年、工具器具及运输设备按5年。而有的生产厂家为了尽快甚至短期内就收回投资而随意缩短摊销和折旧年限,大大提高了构件成本,在构件供不应求的地区,这种做法更为常见,导致了构件价格的虚高。这一情况也造成了成本增量。

   3.9 预制构件工厂盲目追求“高大上”而产生的成本增量

   自动化流水线是建筑工业化的特征,也是现阶段的最高水平。而我们现在还处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初级阶段,标准体系尚未完善,设计标准化程度还较低,预制构件工厂的生产对象并非是标准化的预制构件,大多数是非标构件、异形构件。构件厂盲目追求自动化、高配置必然导致投资过大、设备利用率低,构件成本偏高,从而产生额外的成本增量。同时,构件厂由于过多征用建设用地、厂房及办公楼等过分奢华也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增量。

   3.10 预制构件工厂总平面及工艺布置不合理而产生的成本增量

   预制构件工厂合理的总平面及生产车间工艺布置既有利于降低建设投资,也有利于缩短厂内原材料、预制构件、能源的运输和输送距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例如,混凝土搅拌站紧连构件生产车间、构件生产车间外直接布置构件存放场地、钢筋绑扎工位靠近钢筋骨架人模工位,这些措施都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但实际上很多构件厂由于迅速上马,选址匆忙,由于客观限制或主观原因或由外行设计造成构件厂的总平面及生产车间的工艺布置不合理,难以修改,因而产生了持续性的成本增量。

   3.11 因预制构件质量问题而导致现场吊装怠工产生的成本增量

   高质量的预制构件是高效率施工的前提条件,高效率施工是低成本的前提条件。由于装配式建筑对质量问题的容错度比传统建筑低,传统建筑中的粗放式质量管理的习惯极易放过预制构件生产质量出厂检查或进场验收检查,极易用抽查的方法而不是逐件检查的方式进行质量检查验收。而一旦有一个构件的质量出现问题,导致安装不上,可能损失的就是整个楼层、整个建筑的正常进度,从而产生额外的成本增量。

   3.12 现浇结构部分质量偏差、预留预埋不准确而产生的安装成本增量

   高精度的预制构件要求现浇结构部分也必须是高精度,特别是从现浇层到装配层的转换层的结合面质量,包括混凝土标高及伸出钢筋质量等,这都直接决定了装配层的安装效率。如果转换层标高有偏差,或者预留钢筋位置、长度不准确,那么预制构件的安装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暂停,需要处理完问题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从而造成安装时间延长,成本增加。

   3.13 因总工期延长而增加的财务成本、管理成本

   从理论上讲,装配式建筑可以缩短建设工期,但由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兼有预制、现浇两种施工内容,较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多出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安装工序,加之很多项目没有在地下室结构完工前完成安装所需预制构件的生产,或者没有通过外墙一体化施工来节约外装修施工时间,或者没有通过内装修穿插施工来节约总工期,导致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总工期反而被延长,从而产生了额外的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阶段装配式建筑的高成本现象很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企业与行业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只要消除不利因素,解决好存在的问题,真正遵循装配式建筑的特性和规律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并对各个环节的实施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控,装配式建筑就一定能够提高效益。

   首先,不要为了搞装配式而搞装配式,要为了实现效益搞装配式。不搞大跃进,不要人为制造供给侧稀缺,而应循序渐进。其次,标准应及时体现技术进步的成果,并对其及时进行优化和修订;装配式相关环节要用好标准、用活标准;不搞一刀切,只对适宜的建筑和项目采用装配式。例如,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适宜;标准化建筑比个性化建筑适宜;规模大的项目比规模小的项目适宜。装配率、预制率允许在同一个项目不同单体建筑上灵活分配,不宜强制性规定具体的部品部件要求;对国家标准关于全装修、管线分离、同层排水、外墙保温等提高建筑标准的“补课”性质的要求应更坚决地贯彻,使成本增量用于效能增量。最后,在对实现效益起决定性作用的装配式产业链“上游”,即甲方决策环节和设计环节下足功夫,确保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主编许德民,副主编胡卫波.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如何把成本降下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实践与管理丛书):18-34.45-50

   [2]2016年《建筑工业化》的“装配式建筑造价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