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会员资讯/会员资讯 - 文章详情

中国五冶:数字赋能让工地管理更智慧

近日,中国五冶集团召开2022年智慧工地建设现场观摩会。通过深度建设智慧工地管理体系,该公司已初步形成1个平台、3个必须、N个选择、4层应用的架构模式和“国道+省道”双层级信息化路网体系,实现了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各关键要素实时、智能的监控和管理。

本次现场观摩会在中国五冶集团成都高新区中和新建安置房项目(新怡花园C区)举行。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76万平方米,是成都市高新区首批按国家装配率计算要求达到70%、设计装配率约达71%的项目之一,装配率达到了74%,是目前全省装配率最高的装配式建筑工程之一。项目建设期间,通过将“智慧工地”纳入常态化管理,为项目管理插上“智慧的翅膀”。

“智慧建造”赋能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施工

中国五冶中和新建安置房(新怡花园C区)项目团队将BIM技术周密引入项目建设各环节、各部分。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八大特点。简单地说,BIM技术能够将建筑的各种信息清晰精准地呈现出来,真正解决复杂工程的大数据创建、管理和共享应用等问题,从而可以精准计划、有效管控、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大量减少风险。在新怡花园项目施工前期,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将平面设计图纸转换为直观的3D立体模型,实现结构可视化的同时对施工过程进行细致模拟,可有效规避后期可能出现的工序、管线和建筑物的冲突,对原有设计中不合理、有疏漏的地方提前进行修正和优化,提高实际施工阶段的推进效率。项目人员通过在施工建设全环节使用BIM技术同步进行设计优化,辅助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深化图纸共计1492张,解决图纸问题150个,节约工期30天。

在装配式施工阶段,项目团队实现了装配式部件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的全流程一体化智慧管理。首先,项目团队基于BIM结构模型进行装配式构件拆分,将预制件制作细化到了每一根预埋管线和每一个手孔,并一物一码接入中国五冶装配式混凝土生产基地的智慧生产管理平台,实现了装配式构建本体、预埋件、管线等在工厂生产阶段就全部制作安装完毕,现场只需像“搭积木”一样装配到位即可,极大减少了在工程现场的施工难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成品的一次成优率。

“最强大脑”为项目安全质量管理保驾护航”

中国五冶中和新建安置房(新怡花园C区)项目团队,通过一个远程控制平台,解决一体化监管问题。作为项目现场的“最强大脑”,它将智慧工地管理设备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处理,形成核心数据仓库,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料管理、进度管理、劳务管理等,使工地可视、可管、可控、可测,实现管理升级。

在塔机安全监测系统,该平台对参与施工的8台塔机的运转情况全部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降低塔机安全风险。同时,还对塔机回传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为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提供进度支撑;在深基坑监测和高支模监测系统,项目团队通过多部传感器,24小时监测基坑及高支模“健康态势”,一旦出现倾斜、位移、沉降等情况第一时间进行预警疏散,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该监测平台还会通过传感器回传的数据信息自动生成表格,供一线管理人员进行实时分析,如有需整改的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可直接通过平台下发整改单到施工人员手中,有效缓解了一线管理压力,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该项目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了具有音视频采集功能及定位功能的安全帽。管理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监测平台即可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远程视频和语音指挥,快速解决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安全帽所粘贴的北斗/GPS定位系统可对工人进行实时定位,若工人遇到突发情况,只要按下紧急救援按钮,相关管理人员便可快速展开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