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论文/三等奖 - 文章详情

对工程造价改革的一点思考和看法

邱应剑
(四川科特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23)

   摘 要:住建部《工程造价改革方案》一经出台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更是成为了造价从业人员的最热门话题,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这项改革非常好,切中时代需要,同时也引发了大家深入广泛的思考,思考目前工程造价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思考企业如何顺应、适应造价改革。
   关键词:造价改革; 完善; 定额;市场形成价格;信息发布;监管  
   1 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本次造价改革提出国家政府层面将重心放在完善清单计量规则,完善清单计价规范,完善工程计价依据发布机制方面,强调市场形成价格,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走出国门做大做强。这项改革方案虽然很好,但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1)现有清单计量及计价规范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完善现有的清单计量计价规范?
   (2)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问题。在完全市场形成价格情况下,国有投资项目以往有各方都认可的政府颁布的定额及相关价格文件等作为依据编制控制价约束招投标,在没有这些定额等作为依据的情况下,在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的信息不足、不够权威的情况下,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又如何监管?
   (3)政府层面不再发布定额,那么定额将何去何从。是否要完全放弃定额?如果不放弃定额,政府又应该对定额做哪些工作?相关企业又应该对定额做哪些工作?
   (4)计价依据是造价相关企业收集整理分析的具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密信息,如何让企业志愿在政府信息平台发布?如何管理这些发布信息,使其在政府信息平台发布的信息具有一定权威性。
   2 现有清单计量、计价规范的完善问题 
   我国现行工程造价实行的是多数国家普遍实行的统一量、竞争价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允许承包商自主报价、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计价模式。我国的清单计量、计价规范从2003版到2008版,再到2013版,已经经历了多年的逐步完善过程。从实施情况看是成功的,起到了比较好的工程费用投资控制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近年开始的BIM技术、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浪潮,对大量成果数据的信息处理要求越来越紧迫。然而原来的标准、规范、定额在适应BIM技术、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的要求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已有的规范、标准已不太适应BIM技术、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计量、计价规范显得越来越必要。各类定额也需要适应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的需要。政府不再发布定额以后造价咨询企业可能将逐渐建立自己的企业定额,企业定额仍然存在与清单计量、计价规范的协调性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适应BIM技术、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的问题。现有的清单计量规范、计价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及应对建议如下。
   2.1 分部分项划分、清单项目特征描述问题及清单项目设置问题
   分部分项划分及清单项目设置虽然有规范规定,但清单项目设置只是清单指引性质的,不像定额子目那样其内容是明确具体且不得随意更改,清单项目常常受到具体编制人员在编制时的个人习惯影响,相同清单项目往往其内容有一定差异,有时甚至差异很大。例如,总平排水管清单项目,有的编制人员习惯把管沟土方也包含在此清单项目内。以往的分部分项划分规定在部分地方已不太适应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的需要,导致目前各个咨询公司、指标平台软件公司、一些评审中心等在进行各自的大数据分析时,其分部分项划分都各自为政,按各自的理解进行划分,造成指标不能互用或互不信任,阻碍了工程造价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现有规范虽然对特征描述进行了相关规定,但也只是指引性质,不具有强制性,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造价人员因理解不同、知识能力缺陷等原因造成特征描述可能有差异,甚至差异较大,严重的可能有描述存在缺陷,造成后期造价争议。
   建议研究建立满足BIM技术、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需要的统一、固定的分部分项划分、清单项目划分及特征描述。研究设置统一、固定,而且方便清单计价的标准化清单项目(类似统一定额一样,使用人员不得随意更改,即使变化调整也按一定的统一规则进行),这样不仅方便使用,还适应了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需要。可制定适应施工图预算编制的详细标准清单和适应概算编制的标准大清单。鉴于特征描述对清单项目计价起到的关键作用,要统一并固定清单项目特征描述需要研究清单项目的施工工艺特点,研究施工工艺技术在完全相同情况下其他影响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因素,确定清单项目明确且相对固定的特征描述,确定清单特征描述的可变项及填写规则。对于清单项目的粗细程度、一个清单项目是否再拆分、施工工艺特点研究处理等,其主要目的是方便使用、方便计价。目前,有不少咨询企业在制定企业自己的标准化清单,这是企业在目前没有国内统一、适用的标准清单情况下的被动行为,这样产生的问题是各个企业各自为政,不利于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需要,不利于政府项目投资控制需要。
   2.2 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问题
   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各省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在部分项目上存在差异,有的工程量单位都不一样,部分同一清单项目的清单计算规则也不唯一。有的招标文件还明确规定某项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按某定额计算规则执行。各省的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相互间可能又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其实反映了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存在与定额不相适应的现象,给清单计量计价及数据分析、数据利用带来一定麻烦。建议清单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应重点突出方便清单计价,应特别考虑适应清单项目的计价特性,要计算规则唯一、计量单位唯一,不能有两套计算规则,这样才能适应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需要。
   2.3 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组成问题
   目前清单项目综合单价价格构成包含“人工、机械、材料设备、管理费、利润和一定范围内风险费用”,总价措施、规费和税金列为单独的综合性清单项,其中规费从内容看基本为人工费范畴,建议从适应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需要出发,研究总价措施、规费和税金的列项。
   2.4 材料、设备的名称、编码问题
   材料设备价值在工程造价中的占比达6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材料设备价格是投资管控非常重要的因素,常常需要对材料设备的价格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同一工程项目常常需要检查同一材料设备的价格是否一致,这需要对材料设备进行快速检索比较。组价时要输入众多的材料设备价格。在当今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材料设备不是某个造价咨询企业的关注问题,而是所有造价咨询企业、材料价格询价平台及其他相关企业单位所关注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标准化的材料设备名称和相应的编码,严重影响了材料设备价格的比较、互用和录入处理,较大程度地影响了造价咨询工作和投资管控效率,不能适应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的需要。因此,建议研究建立统一、固定、标准化、可扩展性的材料设备名称和相应的编码系统。
   3 不再发布定额后定额将何去何从问题 
   定额在中国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说工程造价的历史就是定额的历史,每隔一定时间,政府相关部门就会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定额的修订工作,定额凝聚了众多造价人的心血。政府主导发布的定额在工程造价领域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定额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指导编制、审核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具有核心主导作用。政府不再发布定额是要引导造价相关企业自行关注计价依据,自行收集数据并分析测算价格的合理性,形成企业自己的企业定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概算定额,造价指标等。因此,造价咨询企业不应放弃已有的凝聚了大量造价人心血的定额,而应该对其进行自行完善更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也可以采取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对已有定额的经常性完善工作。
   4 市场价格发布及监管问题 
   定额不再发布后,各造价咨询企业将逐渐把积累收集各自的造价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整理成为一种常态,形成企业自己的人材机市场价格信息库、企业预算定额、企业概算定额、企业造价指标、企业工程量指标等,这些工作当然会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也将形成造价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会保密不愿对外发布。需要研究如何鼓励企业在政府搭建的市场价格信息发布平台上按统一发布标准和规则去发布市场价格信息。建议考虑一定的费用补偿机制和对平台其他信息使用权利机制。另一方面,需要研究对所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可操作性、可用性的监督管理问题,既要对发布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又要避免繁琐的程序影响信息发布的效率,使发布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可用性、时效性、可操作性、权威性,方便广大造价咨询机构、相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利用数据信息。但是发布标准和规则需要前述提到的基础工作—完善适应BIM技术、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需要的各项标准体系并严格执行。另外,在初期可能还会有一定时期的衔接空白期,因为政府发布平台的搭建、标准的制定、平台上发布的信息积累都需要一定时间,需要研究过渡期的政府投资监管问题。
   5 结语
   本次造价改革是当今BIM技术、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完善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的时代产物,对政府大力推进市场定价机制、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将深刻改变当今工程造价计价规则,它将促使造价咨询企业、其他工程造价相关企业重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工作,促进适应BIM技术、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所需要的各项标准、规则的制定和完善,也必将极大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造价咨询企业要顺应造价改革,要彻底转变以往严重依赖政府发布的定额、调价文件等政府文件的思想,必须加强自身对造价成果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必须随时关注、研究清单综合单价组成、计价依据、经济指标、工程量指标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