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论文/二等奖 - 文章详情

绿色建筑浅析

张俊

(华信众恒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建标〔2022〕53号)的发布以及陆续出台关于“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相关政策,绿色建筑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角度出发,期望增进行业关于绿色建筑的认识以及为绿色建筑咨询业务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碳达峰;探讨
   0 引言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到2025年,对于新建建筑我国要求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对于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要求达到30%,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要求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力争到2060年前,全面实现绿色低碳。为推动“十四五”时期绿色建筑发展,各地纷纷出台有关政策。四川省成都市出台的《成都市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和《成都市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完成已建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00万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设立绿色建筑发展资金,对达到高星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A级及以上标准装配式建筑等示范项目和获奖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贴,对符合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示范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补贴。由于政府之前对绿色建筑项目没有强制性要求,所以新建绿色建筑项目较少,导致造价咨询企业、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建设单位对于绿色建筑认识较少,缺乏关于新建绿色建筑项目的管理经验。
   1 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2 绿色建筑的评价等级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规定,绿色建筑共有四个等级(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需要对其中的各类指标打分(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提高与创新),对每个指标打分包括评分项与控制项,相应的分值必须达到有关要求,最终根据公式计算出来项目总分。一星级需达到六十分,二星级需达到七十分,三星级需达到八十五分。
   3 如何实现绿色建筑并做好成本控制
   3.1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对管理工程项目成本至关重要,就项目的整体成本管理来说设计对其具有直接作用,因为设计阶段对项目的整体成本影响最高达到了百分之八十。而设计程度的好坏,一方面影响并决定了项目工程造价,但工程造价的高低又反过来影响设计。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会对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进行评分,每类指标又包括控制项与评分项,另外还单独设置有提高与创新加分项。
   在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单位可聘请有关咨询机构,根据建设单位对于建设项目绿色建筑等级的定位及相关需求,按照绿色建筑相关评价标准对整个项目设计出具绿色建筑设计建议书,对项目绿色建筑设计任务进行分解,并提出每项指标设计应达到的分值,然后对项目绿色建筑进行预评分,预评分总分应达到有关要求。
   在绿色建筑设计建议书完成之后,设计单位应检查建议书是否合理,设计上是否有可行性,并提出整改意见。在根据绿色建筑设计建议书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时同步进行预算工作,设计单位应结合现有施工技术、建筑结构、主要使用材料各方面来考虑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
   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应对项目的绿色建筑进行预评价,确保满足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对应的等级分值要求。
   3.2 在预算阶段
   一般而言,在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其中建筑工程的材料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例大概为60%左右,所以预算工作中的材料预算价格的确定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对于各项分值如何评判有明确规定,如在绿色建筑相关要求中,对于选用的建筑材料提出需要使用绿色建材,且其具体得分要求需达到相应的百分比占比。如在该项评比中绿色建材的使用占比达到30%及以上可得4分,占比达到50%及以上可得8分,占比达到70%及以上可得到12分。绿色在预算工作阶段应当与设计紧密结合,甚至可以双方同步进行,特别是对材料价格的确定,应当选取取得绿色建材认证的厂家,向厂家咨询相关满足绿色建材认证的材料价格,然后结合项目绿建等级要求,在满足本项得分要求的基础上选取对成本控制有利的方案和材料并及时调整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在预算工作中应结合设计横向对比每类指标中的控制项与评分项预估达到相应分值所需要的成本,结合项目需求、施工技术条件调整相应设计,选取其中对于成本控制较为有利的设计方案。
   3.3 充分利用绿色建筑评价指标
   在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中,尤其要重视资源节约指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在项目中可以考虑多使用市场新的材料,选取对绿色建筑评价有利的材料和方案。比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对于绿色建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建筑在使用太阳能上有天然空间和效率优势,所以合理地使用太阳能是实现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之一,现行市场使用太阳能最火热的是发电玻璃。目前,在建筑行业使用较多的发电玻璃,主要是两种分别为多晶硅光伏玻璃、碲化镉发电玻璃,多晶硅光伏玻璃目前理论转换效率大致能达到20%左右,碲化镉发电玻璃大致能达到33%左右。使用多晶硅光伏玻璃的优势是技术较为成熟,市场化程度高,成本较碲化镉发电玻璃有优势,但发电效率较碲化镉发电玻璃低,而且多晶硅光伏玻璃使用空间受限制,目前在建筑中主要在屋顶上使用,在建筑立面上无法使用。碲化镉发电玻璃发电效率较多晶硅光伏玻璃高,并且能够在建筑立面使用,对于空间的使用效率较高,碲化镉发电玻璃温度系数更低更适合在高温、潮湿地区使用,能够在弱光的环境下使用弱光效应较好。但其市场化程度较低,产量较低,造价较多晶硅光伏玻璃高。两者各有优缺点,但整体而言,碲化镉发电玻璃在建筑行业利用的前景较为广阔。使用发电玻璃替换原来的玻璃幕墙,发电玻璃即作为建筑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同时兼具发电功能。如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就能成为地区的示范项目并取得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经济效益,还能够为建筑阻挡热量,在高温天气下能够降低建筑内部的温度,从而降低高温天气下建筑空调负荷,还能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相应的评分值。
   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利用好提高与创新项的加分值,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有效地提高绿色建筑评分。在此项指标中大多为国家大力提倡在建筑行业使用或已经在市场上推行的如主体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大量使用预制构件,不仅能够节约工期、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保证构件质量,而且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规定,地上部分使用预制构件占总体积比例达到35%,可得5分,达到50%,可得10分。
   3.4 利用BIM技术
   现在,在全国大力推行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借助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为参与项目的各方提供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设计单位通过该平台提高协同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避免设计错误,减少后期图纸变更所带来的损失。同时,施工单位也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更周密的施工计划,做到施工流程的紧密衔接,保证施工质量,缩短工期,为绿色施工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合理地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为项目建设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材料浪费与损耗,是实现绿色建筑有效的技术保障。并且在相关标准中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最高分值可达15分。
   4 结语

   就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而言,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绿色建筑毫无疑问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建筑行业参与各方提出了新的要求,各方应该加强信息交换,关注政府实时政策,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方能在未来要求愈来愈高的市场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