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论文/二等奖 - 文章详情
浅谈全过程造价咨询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实施要点
刘理梵,王媛媛,胡洋
(四川汇丰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与近年来我国高度提倡的节能战略相呼应,耗能高达我国社会总耗能的34.5%的建筑行业需要在节能道路上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新型绿色建筑理念一经引入便受到各方关注。在这种形势之下,为早日实现环境友好、可节约资源的和谐发展社会目标,政府部门颁布了各项标准与政策以鼓励绿色建筑项目的推广与发展。然而,尽管绿色建筑在我国的认可度逐渐攀升,究其发展需要大量新材料、新技术、人力物力的支持,其推广也遇到了诸多的困难,成本问题便是当中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为此,笔者针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了分析,从造价咨询单位的角度出发就绿色建筑工程企业对其造价咨询服务进行的方式展开了探讨,这对于推进中国绿色建设的市场化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造价咨询;成本控制
0 引言
绿色建筑是结合了各种绿色技术,较为复杂的系统建筑工程,旨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材、节水)、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使用空间。这一概念强调了节能高效、环保健康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响应了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截止2020年,我国绿色建筑的面积约为59.84亿平方米,四川累计绿色建筑实施面积约为2.8亿平方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作为我国一项规范和指引新型建筑发展的根本性技术标准,更迭至2019版在原有一星、二星、三星级划分基础上,根据建筑性能划分新增基础级绿色建筑,而在现目前累计获得国际绿色建筑评价项目2.47万中,绿色建筑渗透率1%占比42%,绿色建筑渗透率2%占比15%,绿色建筑渗透率2%占比3%。当今学术界已达成共识,虽在相同背景下绿色建筑较传统建筑需投入额外建造成本(成本增量),但不同于传统建筑在施工阶段才对环境负责,绿色建筑在长期运营中秉持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运营成本,甚至做到增量成本负增长,从而兑现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 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及成本效益
1.1 绿色技术应用频率
绿色建筑不等同于高新技术的堆砌,其技术的应用可从节地与室外环境技术、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室内环境技术、运营管理技术几大领域进行全面、整体的考量。项目设计者需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精细化设计,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宜技术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通过搜集我公司近五年内所承接绿色建筑项目的数据和技术参数,统计绿色建筑技术在成都范围内的使用频率,以达到在从业人员间普及绿色技术应用的目的。在建筑节能新技术统计中,应用较多的技术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提升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性能,提高采暖、空调系统的效率等,在节地技术方面,使用较多的是地下空间综合技术、绿化覆盖、屋面绿化及透水地坪技术。此外,多数绿色建筑通过节水器具和给水计量两种方式,部分项目加强了中水系统的使用,而雨水收集系统因四川气候原因采用较少。在节材方面,多数项目选用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钢筋等高强度材料和轻质砌块等轻质材料降低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的材料用量。在装饰工程方面,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利用一体式板或轻质隔墙在大多数项目中都得到运用从而达成装饰与灵活隔断等目的。而在室内环境方面,低星级绿色应用频率最高的是通过设计及材料手段改善室内采光及隔音性能。绿色技术在成都范围内项目应用频
率如图1所示。
图1 绿色技术在成都范围内项目应用频率
1.2 成本效益分析
绿色建筑不等于高成本、低回报。对于绿色建筑的判断,还是需回归到建筑目标功能的实现上。过分着眼于绿色建筑的初始成本而忽略项目后期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上的价值就背离了绿色建筑的初衷。因此,此章节以我公司所承接项目为案例,通过分析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与带来的成本效益来帮助从业人员实现传统观念的转变。
1.3 案例分析
项目A位于成都城市边缘,是以商住为主体的大型生活社区,项目占地面积约为3.4万㎡,总建筑面积约为8.74万㎡。该项目使用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和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获得一星评级。小区由5栋19层住宅,12栋中高层住宅构成,地下建有两层2.8万㎡车库,楼栋周围围绕两层商圈带,提供100余间商铺。项目投资3.29亿元,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项目所采用绿色技术包括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用于停车场、设备机房,并增设80余个采光通风井实现对能源的节约,项目主要采用剪力墙结构形式,预制构件使用率高达18.6%,主要建筑耗材均为本地生产。在围护结构上,外墙采用60mm厚膨胀聚苯板保温隔热材料,屋顶在采用70mm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的同时设立一定量的绿化覆盖。玻璃幕墙和外墙的玻璃使用 Low-E 中空玻璃。户内空调系统使用 VAV 技术和智能新风系统,公共局域选用LED灯具并配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水方面选用节能便器、感应水龙头等卫生器具,小区绿化选用节水灌溉系统实现根据土壤湿度的自动调节,同时配备中水系统以达成对水源的重复利用。总平上采用透水地面铺装保证雨水渗透地下,同时伴有大面积绿化覆盖。经分析计算该项目成本效益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A成本效益分析
经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计算,该一星绿色项目综合效益及费用效率均大于1,印证其经济可行性。
2 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体系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最早发源于经济学边际成本这一概念,系指建筑本身为实现符合国家建筑节能规定及绿色设计标准要求的建筑目标,而较传统建筑所需额外投入的建筑基准成本。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发生遍布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包含的费用种类繁多,因此笼统地分析项目总成本增量是不科学的,亦不利于之后造价控制讨论。国内学术普遍按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特性划分为将其分为显性增量成本(直接投入在“绿色”上的成本)和无形增量成本(便随“绿色”实施产生的其他成本),或按着发生对象将其划分为咨询类增量成本、认证类增量成本以及绿色技术增量成本。而本文以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为导向,根据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实例剖析前期决策、规划设计、运营及维护与拆除回收利用各阶段主要的增量成本。绿色建筑各阶段主要增量成本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绿色建筑全过程增量成本构成
3 基于全过程管理的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要点
3.1 以建筑全生命周期为导向
不同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前期决策与设计阶段大体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本,而施工阶段则是成本发生的主要阶段,通过及时及精准的动态可将项目最终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对于绿色建筑而言,项目的效益最终是在生命周期的后两阶段体现,要以合理的增量成本维持绿色建筑的运行并在寿命期后期有效回收才能真正体现绿色建筑的经济性、效益性,因此运营维护阶段及拆除回收利用阶段仍为控制的关键。
3.1.1 前期决策及设计阶段
参考发达国家绿色建筑成本相关文献得知,绿色建筑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的增量成本通常仅占建造成本的2%至6%,而其对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则可高达70%至90%,因此确保这阶段增量成本发生的有效性对控制绿色建筑成本有巨大意义。作为该阶段参与的主体之一,造价咨询者应积极参与到项目决策与集成设计中。作业人员需全面考虑项目实际情况,考量项目地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等影响因素,展开全面分析和调查工作,如处理建筑费用及建筑污染等,保障预算编制工作有据可循。因工程预算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特点,编制人员需着重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工程预算工作中“价格”“量”等参数的变化进行处理分析,并注重结合建筑工程周期、市场供求变化预测情况,提高支出预算决策的准确性。
同时,随着工程咨询责任的不断拔高,咨询单位须在决策设计阶段提出合理的成本化建议,优化施工设计及建设方案。传统的“设计—投标—建设”程序往往因其专业跨度和利益相关者维护自我利益造而成信息传递反馈的失真与延滞,这种局限性会因绿色建筑本身更为复杂的技术要求以及更高的精准要求而放大。因此,集成设计程序在绿色建筑项目前期是非常值得推广的。集成设计要求从设计开始便将相关利益者囊括进来,并且在反复的协作中发挥造价咨询的专业知识,方便设计单位或者业主选择经济价值好、生态影响小的方案。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预算原因造成的项目立项、设计反复修改而影响工期进度、燃烧经费等窘境的发生。
3.1.2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将所有有关绿色建筑的设计与技术付诸于实践,是增量成本发生的主要阶段。作为绿色技术的载体,材料在成本中的占比高达65%~75%。材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施工阶段既要控制材料的采购过程,又要控制材料的消耗过程。从宏观层面上讲,建筑工程的成本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施工方案、业主的需求、物价的涨跌、项目风险等一系列因素发生改变。因此,作为发挥过程控制职能的咨询者,唯有将动态控制原理运用到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管理中,结合建筑工程周期、市场变化情况等对材料价格进行合理预测,合理进行施工图纸的审核、评估分析,以降低设计变更的发生概率。对于必须发生的变更,需先监督报送到绿色设计团队获得论证与认可,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测算,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造价管理的价值,严格控制成本增量。在材料使用上,应辅助施工单位推行限额领料制度,坚持选用3R材料原则(即减量化、可重复利用、可循环再生),就地取材,这样才能实现绿色建筑的资源节省和环境友好。绿色项目原则上采用总承包模式,往往采用EPC等合同模式。因此,在施工与结算过程中,业务人员需加大对合同的把控,需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合同中所明确绿色责任与义务条款做好履约审查工作。同时根据相应条款,有条不紊地开展结算工作。
3.1.3 运营维护及回收利用阶段
这一阶段往往是咨询单位最为薄弱的环节,一方面系全过程工程咨询仍处在发展阶段,咨询公司缺乏该阶段控制成功案例的经验累计;其次是该阶段建筑已交付最终使用者,其环保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绿色建筑运行效率的实现。因此,对该阶段的管控往往倾向于对项目前期决策与设计、施工阶段所选择的方案和选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全面考量。咨询单位可借助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对绿色建筑运营及回收利用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预测。同时,在施工阶段确保严格按照设计执行,优选环保的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实行绿色施工。
4 浅析新型绿色工程的造价咨询应对策略
虽然在绿色建筑中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优势明显,但面对案例经验缺乏及市场需求不高的外部环境,多数工程咨询公司仍在绿色建筑门槛外。而个别具有低星绿色工咨询业务经历的企业亦是采用企业资质范围内的咨询(如项目管理、造价咨询等)简单叠合的方式,缺乏落实绿色建筑全寿命工程咨询落实的制度和规划。笔者通过对曾参与绿色建筑的15位从业人员进行线上调研,包括院校科研人员、工程咨询企业专家、房企管理者、施工项目经理等,梳理归纳绿色建筑全过程工程咨询施行难点如下,并针对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帮助更多企业迈入这一领域,为实现绿色环保建设目标发挥作用。绿色建筑全过程工程咨询施行难点如图3所示。
图3 绿色建筑全过程造价咨询实施难点
4.1 提升人员的工作技能,渗透绿色建筑理念
工程造价管理归结到底是人的输出,为在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充分发挥成本咨询作用,首先咨询人员需要修正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认知偏差。在新型绿色建筑工程中,便随着对“绿色”理念的强调,在项目交付过程中会额外出现增量成本,也并不表示工程项目投资的额度能够随意更改。咨询人员应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各个环节,以全过程管理视角对绿色建筑成本造价进行规范化管理,结合绿色建筑特点进行综合量化分析,并在工作中进行灵活变通,坚持节约原则,对增量成本进行有效把控,避免最终的工程成本超出原本预算,产生超支现象。
同时,咨询人员应持续更新造价预算编制知识、政策知识,吸纳新型绿色建筑技术的新工艺新方法,以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建筑咨询企业有义务组织管理团队培训来脱离咨询企业涉及面“专而不广”的困境,培训可从如图4所示三个维度展开。在生命周期维度上强调根据项目各阶段不同的特点提供不同层面的服务;在知识维度上着重于对人员进行系统知识的培养,帮助其完成政策施工工艺经济及管理等跨专业知识的汲取;在性质维度上强调对业务员绿色建筑咨询各项规范性标准的培训,以确保工作流程的有据可循。最后,咨询单位应时刻关注绿色建材的市场行情,加强对新型材料的学习掌握,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选出高性价比建材,有效压缩工程预算,同时要紧跟市场变化建立成本数据库,为实时动态控制管理做准备,以确保造价预算与市场发展相适应。
图4 咨询企业三维度培训
4.2 形成矩阵式组织结构,实现专业知识集成
咨询单位如想在绿色建筑工程中实现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重点的精准把握,就必须着淘汰传统建筑工程所奉行的职能型组织结构,而代之采用扁平化的成本管理体制。扁平化的成本管理模式的特性克服了垂直职能机构中各部门项目脱节的现象,使得工程内部的工作任务和相关数据的传递流程准确高效。垂直形态组织系统与横向的领导系统相互交叉使得在是以业主委托为中心的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开展过程中,项目部中各专业人员可充分交流互动,不同业务部成员可利用其专业知识影响咨询工作,具有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咨询工作经验的人员可直接完成对咨询工作的领导与把控,实现不同阶段专业人员的知识共享,这满足了绿色建筑多专业集成的知识需求。同时,成本成果的评估流程也不可偏废,必须以老练的员工牵头对咨询成果进行严格内部审核(如三级复核制)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提高咨询水平和质量。
4.3 落实全生命周期成本工程造价咨询工作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造价工作贯穿绿色建筑项目寿命周期,这就要求咨询人员以全生命周期理念开展落实各项咨询工作,包括不断强化造价管理工作与各阶段之间的关联性,提高造价咨询工作质量。在项目建设早期,以造价管理为支撑对项目策划方案批复进行审查,科学预测项目的初步概算,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在设计环节,咨询单位应做好设计与成本的桥梁,强化工程设计、成本造价、施工可行性三者的协调性,以科学的造价数据为基础,确保绿色建筑的效益。在各施工节点,过控人员应认真考量工程变量并提出合理调控方案,引导施工单位积极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建材等,严格控制成本增量。在确保项目满足绿色标准基础上,对工程变更原因及效果进行严格审核、管控,从而将其对造价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确保工程施工依照进度计划有序推进。在项目完工阶段,要组织造价管理人员认真审核建设期间各项投资,协助完成项目竣工结算备案等事宜。全生命周期咨询业务的开展有赖于业主和政策的加持,从而规避工作开展中众多界面矛盾。在政府宏观引导上,可通过编制绿色建筑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组织模式、评价体系等指文件来指导企业开展咨询业务,另一方面可鼓励业主委托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对总承包单位进行管理,形成建筑业主—全过程工程咨询—总承包单位三足鼎立关系,以促进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顺利实施。在扩展绿色建筑规模的同时,可通过更多试点项目或政府注资项目,尽可能灵活地满足业主对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需求,帮助项目利益相关者积累案例经验,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有效价值与作用。同时,以点带面,通过示范项目的优秀案例提升业主认可度乃至社会认知度,助推建筑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市场需求。
4.3 加强对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从设计到交付环节均需要较高的精度。为了将成本咨询咨询的作用价值在新型绿色建筑工程中更好的发挥出来,咨询企业可在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过程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目前,多数企业在工作中援用以BIM为首的技术手段,但是其集成程度较低,各利益相关者往往相互脱节,责任分离,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手段。因此,下一步应加大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建议咨询单位借鉴国外BIM应用优秀案例建立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全过程信息管理平台,将各责任主体包含其中。如图5所示。通过平台,对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多方主体的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再经由BIM数据库通过识别、分析、整合,将有效信息传递给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在接收信息后,各部门根据信息展开相关工作提前策划后续咨询工作,在形成咨询成果后上传至信息管理平台,各方主体可以平台为核心及时反馈工作问题、查看问题、完成改进,业主亦可通过平台随时监督项目进度流程。同时,信息管理平台信息的高效传递,可避免传统建设项目因信息无效传递而造成的工作延误,也为后期绿色建筑项目存档提供便利。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的统一管理,实现绿色建筑全过程信息集成共享,咨询人员能对各阶段重点难点精细
化管控,提高咨询效率和业主满意度。
图5 BIM绿色建筑全过程信息管理平台
5 结语
随着生态社会与建筑行业两者的有机整合,绿色节能建筑造价咨询工作将会成为工程管理咨询企业发展阶段的工作重心。相关业务人员需摒弃绿色建筑高成本、低回报的观念,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重新审视其增量成本,认识到在技术运用得当、管理成熟的条件下,绿色建筑可实现增量成本负增长。考虑到绿色技术繁多复杂,笔者对其在成都周边绿色建筑实际运用频率进行了统计,以期增强咨询人员对绿色建筑的正确认识并为决策提供科学判断。在定性分析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构成以及咨询管理要点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在咨询业务执行过程中多层面的难点,最后针对实施难点提出提高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优化咨询管理结构、严格落实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利益相关者实施基于成功案例推行绿色建筑全过程工程咨询机制的建议,为工程造价咨询在绿色建筑行业持续发展中夯实自身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晓云.杨婷.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全过程控制研究[A]. 工程管理学报,2014(28)
[2]王丽娟.赵远.广州市低星级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特征分析[A]. 广东土木与建筑,2021(28)
[3]常莎莎.周景阳.何鹏旺,全过程工程咨询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建议[A],建筑经济,2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