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论文/三等奖 - 文章详情

浅谈对工程管理中工程变更的管控

吕少锋,王敦伟,王成艳,王成剑
(中创金建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成都 四川 61000)

   摘 要:工程变更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个较常见的现象。从实际经验和造价项目管理现场出发,分析在工程管理中对工程变更的管控,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造成的一系列影响,达到控制项目成本和节约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变更;造价;措施;成本
   0 引言
   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逐步趋于平稳,建筑业也开始放缓发展进程,朝良性方向迈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越来越注重环保,建筑业经历了这几年中央最严环保禁令实施中的发展,加快创建节约型社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所以我们建筑业就更要创建节约性企业。不管是注重环保还是节约型社会,对于我们建筑业来说都至关重要。工程变更本意上是优化设计,节约成本。但多数变更是由于管理不当或者各方出现各种失误所致,使得工程变更造成项目成本的增加,更甚者造成资源的浪费。
   所谓工程变更(EC, Engineering Change ),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监理人根据工程需要,下达指令对招标文件中的原设计或经监理人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的在材料、工艺、功能、功效、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任一方面的改变,统称为工程变更。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装配式和BIM技术的应用,都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变更情况。但是建筑行业具有它的特殊性,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从笔者的项目管理经验来看,由于存在图纸设计深度不够、施工管理人员能力差异性和施工周期长等因素,往往不可避免地造成建筑工程过程中不良变更发生的现象。
   根据相关调研资料表明,项目实施过程总的施工量中的20~25%是由于变更造成的工作量,由于变更造成的造价成本大约占建筑成本的10%左右(暂列金基本为10-15%)。所以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现象成为造价成本的痛点。如果我们能通过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不良变更的出现,将会带来较大的成本节约。笔者在多年来一直思考这一问题,但限于当时缺少经验和理论知识不足,思考略显浅薄。目前,笔者参加管理已十多年时间,对此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今天笔者再次讨论一下在工程管理中对工程变更的管控,及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 组织管理分析
   说到在造价管理中组织方面引起变更的问题,首先,在组织管理的前期最重要的是建设单位的组织管理。由于最近几年的建筑市场有所动荡,建设单位希望资金快速回笼,所以常常出现前期规划不到位和压缩设计进度的现象,导致施工图纸不完善,为后期的变更埋下了隐患,让变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笔者之前的一个项目工程就遇到类似情况。商住楼在开始施工初期,商业部分建筑形式建设单位定义为中式立面加平屋面造型。但是就在准备开始施工主体时,建设单位改变商业定位,将商业楼外立面和屋面造型重新定义为欧式风格。我们姑且不讨论此做法在程序上的问题,这种补充协议必然会造成变更。所以,总体层面对我们来说,将变更和浪费减到最少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其避免措施为:加强前期建设单位的组织管理,在项目设计初期就加大调研力度及确定项目定位,加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联系,在前期就确定好方案,以减少工程造价的增加。
   其次,在组织管理中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会造成变更现象。在项目管理中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常常发布口头指令是个普遍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建设单位工程师在施工管理中,经常会用一些口头交涉进行指令。当施工方已经进行相应施工,但由于之前是口头交涉有可能得不到建设单位的承认造成大量变更。杜绝类似情况出现的措施有:(1)在施工合同及协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或监理人员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发布口头指令。(2)由于施工的特殊情况所发布的口头指令,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及时跟进建设单位或监理人员完成书面通知。
   在组织管理制度中质量检查制度不健全应该是造成变更现象的重要原因。项目管理质量检查是管理中的重点内容,质量检查又分事前检查、事中检查、事后检查。一个健全的检查制度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联接的,事前检查可以检查前一道工序的完成情况,是准备工作;事中检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能检查及防止工序的全部问题;事后检查就是复核性质,也为后一道工序做好保障。一个健全的制度不能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在工程方案和技术交底中这些检查制度是最基本的保障。如果没有检查制度就有可能发现不了问题,更有可能造成大量的返工变更。这点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来说特别的重要的。
   2 技术管理分析
   技术管理不到位同样会引起变更现象。技术管理是一个较大的和较难的话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由于技术管理方面引起的变更现象较多。虽然施工技术问题集中在施工方的施工人员身上,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同样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在部分工程中由于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水平等原因,造成了工程项目产生变更的现象。并且会出现前面说到的口头交涉等情况。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三个措施(此类措施主要是从建设单位技术管理角度出发):(1)在选择监理单位时选择相应能力强的监理单位并将大量现场管理协调工作交于监理单位完成;(2)建立全过程咨询机制,以提高项目的管理能力;(3)提高业主自身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或者招聘一些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成熟管理人员。
   技术管理方面我们还可以学习讨论一下新技术。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只有朝着前方,去发现新鲜事物,接受新鲜事物,将新鲜事物为施工管理所用。近几年随着BIM技术的新起,BIM技术在碰撞检查和模拟施工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BIM模型来进行碰撞检查,可以在设计初期发现设计问题,及时解决或减少由于设计引起的变更。同时,模拟施工可以以动画形式对施工过程进行演示,可及时发现并减少由于施工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引起的变更。装配式施工一方面可减少施工现场施工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防止施工人员因个人施工技术水平问题而导致的施工变更现象。
   3 经济方面的分析
   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变更现象在项目管理中也占有相当比例。“抢工期”是建设单位应对现在市场不稳定的一大措施。比如由于开盘销售时间或者其他原因,建设单位往往会在刚开工时要求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但这样的工期常常都是非正常的工期,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建设单位会默认在抢工期时形成的施工质量,而施工方也抱有侥幸心理。但前期赶工形成的实体都会在后期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造成大量的变更现象。笔者所在工程的地下室防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工期是一个比较纠结的题目,合理的工期能够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带来不少利益。但是建设单位总是希望工期越快越好,制定出不合理的工期,采取处罚等措施要求施工单位抢工期,这样做很多时候都会取得相反的效果。若出现变更的话,不仅浪费材料和人工不说,工期也将被耽误。在建设单位要求抢工期时,如果工期不合理各参与方应该大胆提出来,不能一味地满足建设单位而在后期自己吃苦果。同时,建设单位也应该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并和施工单位协商得出一个合理的工期,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笔者将材料方面引起变更的现象也并入经济原因来考虑。这是因为只要涉及到材料方面的问题肯定要造成不少的经济损失。不管是甲供材料或者施工方自行采购的材料都有可能造成某些变更。甲供材料往往可能会因为建设单位的原因调整变化。建设单位在前期选择这个厂商供应,由于某种原因可能后期又换个厂商。如果换厂商,就会造成材料变更。施工方自行采购材料出现的变更主要还是由于材料质量的原因。通常由于价格的原因,施工方常常会“货比三家”,选择质量“达标”的且价格最低的。但这样中间可能会出现问题。笔者曾经所在项目的外墙底五层以下为花岗石挂贴,石材为甲供材料,材料进场时质量达到甲方当时提出的要求,但后来甲方提高了外墙装修标准,则前期的花岗石就不达标。由于材料原因变更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对此的措施是:(1)材料采购人员应该对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质量严格把关,加大采购前检查力度,不合格的材料不采购、不进场;(2)对采购的原材料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及送检制度,所有材料进场都必须具有质保书和合格证及原厂出厂证明文件,检记录落到实处;(3)对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种工程材料,施工单位要依据同样的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来确定其质量指标,并对其进行验收;(4)在材料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人为的原因,但只要建立好材料采购和管理制度,严格按有关文件、规定及相关质量文件进行管理,减少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相信就能够把好材料的质量关。
   以上就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项目造价管理经验,总结出的工程变更现象。为了减少由于变更造成的成本增加、工期延误和质量下降等情况,笔者还根据实际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相关原因,提出减少变更的措施和建议。笔者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相应措施和建议的提出,增强自身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创建节约型社会。
   4 结语

   总之,在项目造价过程中变更管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为了减少项目管理中的变更还应从合同制度、管理制度、适当的经济激励等方面采取多方位的措施。一方面我们应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学习新技术,让装配式和BIM等技术的应用尽快落地开花结果。这对于提升自身工程管理水平、提高项目利润和节约社会资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工程变更[Z]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A5%E7%A8%8B%E5%8F%98%E6%9B%B4/1507893
   [2]卢杰娟·浅谈如何控制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3):1.
   [3]刘学贤,王祥伟·BIM技术推广影响因素与措施分析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2018(2):3-4·
   [4]侯文红·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及造价管理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2018(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