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论文/三等奖 - 文章详情
市政项目穿山隧道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潘 锋
(四川华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与传统公路项目隧道工程相比,市政项目穿山隧道工程在采用市政定额计价时会存在定额子目缺项、部分费用不易计取等问题,导致市政项目隧道的工程造价管理难度大,尤其涉及瓦斯隧道的瓦斯防控措施无计费依据。本文作者以从事的某穿山隧道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为例,对比公路工程隧道定额,分析目前我省市政项目穿山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定额选用重难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关键词:穿山隧道;瓦斯;造价控制
0 引言
随着成都市跳出“两山夹一城”的地理框架,实现城市格局“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跨越龙泉山山脉进行市政道路建设的情形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与传统的市政项目下穿隧道支护下明挖相比,穿山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施工空间狭小、施工难度高、不良地质特别是高瓦斯带来危险系数高等特点。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目前市政项目穿山隧道要求采用2020年《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中市政隧道部分的定额(以下简称市政隧道定额)。但由于我省市政项目隧道定额编制时间晚,经验尚不成熟,导致市政项目隧道定额无法像公路工程隧道定额体系(以下简称公路隧道定额)那么完善,适用性强,这也间接导致市政项目隧道工程造价管理难度大。市政穿山隧道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本文将结合作者的造价管理实践经验,在分析市政项目穿山隧道工程的定额计价重难点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穿山隧道位于成都市区,采用双向八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左右洞全长约为4310米,纵断面设计采用1%的单上坡,设计行车速度80km/h。左右线隧道设计建筑限界宽17.75m,高5m。左线隧道最大埋深约145m,右线最大埋深约154m,隧道左右线净距22~44m。该隧道为长隧道,隧道内设置4个车行横通道和4个人行横通道。根据前期地勘钻孔瓦斯检测数据,该隧道为高瓦斯隧道。
2 穿山隧道工程定额套用重难点分析
2.1 隧道暗洞土石方超挖及超挖后混凝土回填
在计算暗洞土石方超挖工程量时,市政隧道定额规定:隧道的平洞、斜井和竖井开挖与出渣工程量,按设计图示断面尺寸加允许超挖量以体积计算。若设计有开挖预留变形量,预留变形量和允许超挖量不得重复计算。当设计预留变形量大于允许超挖量时,允许超挖量按预留变形量计算;当设计预留变形量小于允许超挖量时,按允许超挖量计算。公路隧道定额规定:洞身开挖、出渣工程量按设计断面数量(成洞断面加衬砌断面)计算,包含洞身及所有附属洞室的数量,定额中已考虑超挖因素,不得将超挖数量计入工程量。通过两者对比可知市政隧道是按实际开挖土石方断面计算,工程量计算时要考虑预留变形量和允许超挖量两者取大值计算,而公路定额计算式只计取衬砌外轮廓断面,预留变形量和允许超挖量是在定额价格水平中综合考虑不再计算。
在计算超挖后混凝土回填工程量时,市政隧道定额规定:现浇混凝土衬砌工程量按照设计图示尺寸体积加允许超挖量以体积计算。公路隧道定额规定:现浇混凝土衬砌中浇筑、运输的工程数量均按设计断面衬砌数量计算,包含洞身及所有附属洞室的衬砌数量。由于定额中已综合因超挖及预留变形需回填的混凝土数量,因此不得将上述因素的工程量计入计价工程量中。通过两者对比可知市政隧道定额超挖后混凝土回填按考虑允许超挖后的实际混凝土回填体积计算回填工程量,而公路定额只计取设计衬砌断面砼工程量,超挖及预留变形需回填的混凝土数量是在定额水平中综合考虑。
通过两定额对比可以看出,公路隧道施工时由于以往类似经验和可参考的数据比较丰富,使得公路定额可以将施工超挖综合到定额水平中,这就可以促进施工单位主动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而市政隧道定额按实际计取工程量,超挖部分可以按实从建设单位处得到计量,这使得施工单位主动减少施工超挖量的动力不足,造成不必要的成资金浪费。
此外市政隧道对于隧道预留变形收敛不足导致二衬混凝土工程量增加在定额计量说明中无明确约定。由于隧道拱部围岩收敛是动态变化的,当围岩收敛不足时需要采用二衬混凝土进行填充,因此该部分工程量如何计量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而公路定额就将预留变形需回填的混凝土数量综合进入定额水平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设计单位根据开挖后地形变化趋势动态调整预留变形量大小,减少预留变形不足增加的混凝土回填工程量。
2.2 隧道洞内通风、供水供电等临时设施
市政隧道定额规定:洞内通风、照明线路等临时设施布设按洞长长度计算,使用时间定额按年摊销量计算,施工时间不足一年按“一年内”计算,超过一年按“每增一季度”增加,不足一季度按一季度计算。公路隧道定额规定:通风、管线路定额,按正洞隧道长度综合编制。如图1、图2所示。
图1 市政隧道定额通风定额项
图2 公路隧道定额通风定额项
通过两定额对比可以看出,公路隧道通风定额只计算洞身长度不考虑通风时间,在布设时,根据以往施工进尺所需时间在定额水平中综合考虑通风设施使用费。而市政隧道定额不但要根据洞身长度计取还要考虑实际通风时间,这也给施工工期延长留下了临时费用增加的隐患。因此,如何把控通风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约施工工期是建设管理单位合理计取通风等临时设施费用的关键环节。
2.3 隧道衬砌拱架临时钢支撑摊销次数
市政隧道定额规定:钢支撑按设计图示尺寸理论质量以重量计算。若临时钢支撑不具有再次使用价值时,可扣除钢支撑残值后一次摊销处理。公路隧道定额规定:格栅钢架、型钢钢架、连接钢筋工程数量按钢架的设计质量计算。临时钢支撑应根据下表规定的周转次数编制预算,如由于工程规模或工期限制达不到规定的周转次数时,可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量编制预算,并按表1规定的回收率计算回收金额。
表1 不同周转次数对应回收率表
从以上两种定额计量计价方式可以看出,公路隧道定额对临时钢支撑已综合考虑50次的周转摊销水平,由于工程规模或工期等原因达不到定额周转次数的可以按实际周转次数后扣除回收金额。市政隧道定额未给出常规摊销次数,仅明确可扣除残值后一次摊销处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临时钢支撑安装后由于围岩压力会有一定的变形,同时掌子面也需喷射混凝土进行临时封闭。而循环使用拆除的临时钢支撑前就需要人工修正定型和清除附着的混凝土,这会导致人工成本增高和工效降低。因此,施工单位往往不愿意重复使用临时钢支撑。市政隧道定额规定可一次摊销处理会给施工单位在降低重复使用临时钢支撑上留下活口,因此现场管理中要求施工单位提高重复使用周转率变得极为困难。而公路定额通过综合考虑临时钢支撑周转次数倒逼施工单位在施工方案中合理优化周转方案以节约施工成本。因此,建议后续项目在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后也可以约定合理的周转次数及残值回收办法。
2.4 隧道瓦斯防控措施
市政隧道定额未编制隧道瓦斯处理措施,无适用定额子目。公路隧道定额是按照非瓦斯隧道和瓦斯隧道两种不同的工况环境下编制了两套定额子项,对瓦斯隧道特殊的瓦斯超前钻孔、瓦斯排放、瓦斯监控及不动火施工措施均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公路隧道定额在使用时根据施工图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选用非瓦斯隧道定额和瓦斯隧道定额,定额已综合调整了工法、材料、机械设备,增加的相关措施费用也已综合在定额价格水平中。市政定额由于未包括瓦斯处理措施,结合本隧道的实际情况,需要考虑机械设备防爆改装、施工人员防护服装以及小型防爆设备(如砼平板振动器、全站仪、照相机等)等费用。机械设备防爆改装主要包含尾气处理系统、内燃机防爆系统、车载瓦斯闭锁装置及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现场管理时这几个系统需要根据实际改装内容进行市场询价后进行认价。施工人员防护服装以及小型防爆设备也需要根据实际采购规格进行市场询价。但由于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中包含了非瓦斯隧道施工所需的普通工服及小型设备费用,在认价时还要扣除已包含安全文明施工费中的普通工服及小型设备费用而只计取其差价。
3 穿山隧道工程特殊的管理控制措施
3.1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
(1)地质勘察和设计选线
地质勘察和设计选线是隧道工程造价控制中比较核心的两个影响因素,那么针对这两个因素来采取相应的控制造价措施也就较为有效。通常在施工选址的过程中,要对沿线地质情况进行严格考察,将隧道建址选在不宜出现崩塌、泥石流、滑坡和瓦斯聚集区的地方,避免因布线范围内不良地质处理难度大导致建设资金浪费。
(2)隧道结构和支护参数的选择
在设计隧道结构时,首先必须注意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另外还需要考虑的是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在保证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前提下,根据围岩类型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支护参数,同时可以选用工程类比的方法参考以往工程设计经验,使参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尤其对于市政隧道允许超挖和预留变形量是可计量的特点,在动态设计时应尽量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围岩变形数据合理优化超挖量和预留变形量。
(3)材料选用
工程材料的选用是施工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一个环节,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决定了隧道施工成本的高低。例如,在隧道超前支护类型和喷射混凝土厚度的选择时,应根据不同围岩类型进行设计。例如,在较破碎地层选用Φ108*6mm管棚单价大约在230元/延米,而对于地质情况比较好的围岩则可以选用Φ42*4mm小导管,其单价仅约在60元/延米;而对于洞身喷射C25混凝土来说,增加1cm的喷射混凝土衬砌厚度大约要增加16元/m2,本项目隧道喷射混凝土面积将近25万平方,1cm厚度变化影响造价约400万元,可见设计在材料的选用上对于造价的影响较大。
3.2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
(1)深化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
工程项目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指导方面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隧道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事前策划。由工程技术部门结合隧道工程特点,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重点方案、关键工艺、主要设备、临设方案等,可通过BIM技术、专家论证等手段进行方案优化,确保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并持续跟踪、动态调整,合理优化施工工期可以缩短通风、临设临电等临时设施使用时间,这也会减少施工成本的投入。因此,在隧道施工时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设置工序衔接,合理配置劳动力、设备数量,加快施工进度,可以达到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2)严格控制隧道施工超挖
在隧道钻爆法施工过程中,出现超挖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影响隧道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控制超挖首先应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并将其纳入常规施工工序管理。超前地质预报是施工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延续,是施工阶段动态管理的重点,预报的结果应体现及时性。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开挖揭示地质围岩情况并结合设计图纸、监控量测信息等数据,合理调整爆破参数、开挖进尺长度等,同时做好责任分工,确立超挖责任制,奖惩分明,以提高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管控能力以及开挖班组的责任心,全面控制因施工管理因素带来的超挖影响。通过动态调整可大幅节约超挖土石方及超挖后回填混凝土整个工序作业时间,节约工期并且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材料成本,合理降低工程造价。
(3)特殊材料的认质核价
对于信息价上没有的材料需要采用认质核价的模式来确定材料设备价格,而材料品牌选用档次的高低则会对工程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材料品牌档次管理是认质核价工作的第一要务,应按照建设单位管理办法在实施前先对品牌档次进行管理,要确定满足工程基本功能需要的品牌档次,再根据相应品牌进行市场询价。对于市场询价困难的机械设备防爆改装、防护服装、小型防爆设备等材料,也可到周边重庆、贵州等山区省份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价格。
4 结语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涉及经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随着市政隧道工程的广泛修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市政隧道定额管理体系也是迫在眉睫。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要对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分析与对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或调整定额子目,使其与项目实际情况更加匹配,在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罗志洋.隧道工程建设施工成本和造价管理控制[J].交通世界,2017(33)
[2]黄建文.略论公路隧道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与有效控制[J].江西建材,2015(7)
[3]赵新刚.关于隧道工程建设施工成本管理策略的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