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下午, 协会在报告厅举办了第69期会员活动日——“《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综合评价管理办法》解读与开评标现场常见问题处置”。本期特别邀请成都市建设工程造价和招投标监督服务站、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对行业最新政策进行深度解读,并结合开评标现场常见问题展开实务培训。

活动上半场,市造价站招标科科员文羿详细介绍了该办法的制定背景与核心内容。近年来,随着成都市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招标代理市场暴露出部分机构执业不规范、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强化工程建设领域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综合监管,规范招标代理行业市场行为,市住建局等10部门制定了该办法,并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执行。

政策解读环节重点围绕 “双信用” 量化评价体系和信用评价指标展开说明。通过建立
“双信用” 量化评价机制,明确具体的分值计算方式和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地反映招标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状况,并实现个人信用与企业信用关联。

针对招标代理行业实操中的高频问题,活动下半场由市公共资源服务交易中心业务组长张漫雨进行讲解。内容覆盖工程招投标开评标现场全链条:
开标环节:重点解析投标文件密封检查、投标人身份核验等关键步骤的合规操作;
专家抽取:强调随机性、保密性要求,明确紧急情况下补抽专家的应急流程;
评标现场管理:细化评标委员会职责边界、异议处理程序及电子评标系统操作规范;
结果公示:梳理中标通知书发放时限、合同公示内容及异议反馈渠道等具体要求。
特别强调,部分代理机构因忽视“招标文件与公示信息一致性”“评标报告签字完整性”等细节导致项目流标,提醒从业人员需强化全过程风险防控意识。
活动最后,市造价站招标科科长刘璐针对部分会员单位的提问,现场作了政策答疑。会员们纷纷表示,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让行业竞争更加透明,而开评标环节的标准化指导则帮助规避操作盲区,极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