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论文/三等奖 - 文章详情

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 成都市均益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刘昌明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工程造价信息化在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工程造价工作效率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造价软件被开发出来,技术人员也都开始利用软件和网络来进行工程招标和预结算编制和审核等工作。这样做不仅科学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也使得工程造价的质量和精度得到了保证。在造价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项目成本控制的观念,减少投资资金的浪费,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 工程造价信息化的作用

1.1 提高工程造价的计算效率

通过一个具有大量工程造价信息的数据库,可以真实反映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在一个地点建设某个工程项目所需要的人、财、物等价格信息。特别是在投资决策阶段需要预测工程造价时,管理者借助这些数据库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快速对不同工程项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类似项目的造价信息,合理估算拟建项目工程造价,大大减少人工操作和人为潜在错误,以提高计算工程造价的工作效率。

1.2 为编制投资估算提供依据

投资决策者在分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时需要编制项目的投资估算,而投资估算一般是采用已建成类似项目的造价信息进行类比分析的方式。这就可以参考类似已建成工程项目的造价指标,并充分考虑某一地域在某一时间段内的现行人工、材料、设备设施及税费的价格水平,经综合统筹后得出项目的投资估算额度。

1.3 提高设计阶段投资控制能力

设计人员在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时可以参考大量的已建成类似工程项目造价指标优化调整,修改设计方案都将改变设计概算的额度。典型工程造价信息能够给调整的设计方案提供一个参考模型,设计人员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设计概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使设计人员编制的设计概算更加符合工程项目实际需求,对提高设计概算的准确度十分有益,从而提高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能力。

1.4 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造价信息化工作收集和积累了大量已建成的项目造价数据,经过技术人员的整理、汇总后,这些造价信息包括项目从投资决策一直到竣工决算全过程的造价信息数据库。造价管理者可以依托数据库开展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不同造价阶段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能力。

1.5 为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工程造价信息化能够对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价格进行预测,使投资决策者可以利用造价信息系统提前了解市场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科学调整,编制出符合市场价格的造价指标,为投资者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6 实现工程项目的财务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目的就是可以实现财务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将工程在施工中产生的数据、相关信息等形成一个表格或是建立一个数据库。在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中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使用和维护,用以推进造价管理系统的普及和发展,通过分析这些原始数据和预测资金走势,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财务监控。

2.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

2.1 信息化建设体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处于发展初期,在管理体系以及相关机制建设上还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别地区的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深度不够,管理比较混乱,信息资源还不能得到有效地共享和利用;二,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行业规章制度也有待完善。

2.2 信息化建设设施不完备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需要适合工程造价管理业务的网络通信设备、专业软件以及相关设施。目前,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总体来看,在设施设备方面还不成熟,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需要。许多工程项目一直都将重点放在了设计与施工环节,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设施设备投入不够,导致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相对处于薄弱状态。

2.3 信息化软件的滞后性

我国目前大部分工程造价应用软件,如套价软件、清单专家软件、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等的功能只局限于套用定额、计算工程量,以完成计算功能为主要目的,软件功能较为单一。市场上不同用途的相关应用配套工程管理软件,如材料价格管理软件、合同管理软件、电子评标评审软件等,这些软件开发重复,缺乏连贯性与整体关联应用,形成各自的信息孤岛。

2.4 信息资料的积累和整理不足

目前,工程造价信息采集技术依旧落后,采样点少、信息量少、时间长、更新滞后,不能真实反映造价信息实际动态。另一方面,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尚缺乏有效手段和先进的软件技术支持,难以实现对各类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及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变化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市场定价的要求。此外,信息资源共享性差。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编码和系统分类,信息化系统开发与资源拥有者之间处于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的状态,其结果是无法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更多的管理者满足于目前的表面信息,忽略了信息的深加工。

2.5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维护和推进,都离不开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从目前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人才素质来看,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擅长投资管理、工程经济等经济类专业知识,对信息化技术掌握不到位,难以有效发挥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优化措施

3.1 健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法律化、规范化可以在确保信息化建设各方的具体利益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参建方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信息化建设各方团结起来形成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强大力量,也是信息化建设蓬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二,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标准体系。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之间对信息价值理解、信息收集办法以及信息处理办法、计算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争议、分歧且相互之间交流分享存在较大障碍,加之数据编码形式、造价指标格式、系统分类等成果缺乏统一规定和标准,这些结果直接导致了相互之间信息传递的障碍而无法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并统一工程造价信息化标准体系可以避免以上问题,主要应从收集标准、处理标准和成果呈现3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收集标准应从造价信息分类、信息取样方法、信息收集时间、收集渠道等角度进行标准确立。处理标准应从数据处理办法、数据加工形式、计算方法等角度进行研究确定。成果呈现方面应从信息统一编码、数据格式、数据单位、信息存取等方面进行标准建立。三,建立监督监管系统。为了防止出现权利过于集中或者工作相互推诿的情况,必须要权责分明,各部门做好自己的工作,主动承担起本部门的任务并主动接受其他部门的监督。使用互联网建立统一的网上监控平台,及时了解每一个部门具体的费用支出情况,对项目进度进行网络审查,将其与预期的预算进行对比,超出预算的部门要予以警告,将每一个环节都监管到位,征集群众的意见,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3.2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购买先进的硬件设备,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供硬件支持。然后建设信息处理和共享平台,实现全国联网,各地的信息都能统一汇总应用。最后是细节设计,对系统平台的维护管理、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信息库的更新等,都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落实。考虑到当今社会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断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以及建设方的未来发展,硬件资源的配置必须兼顾稳定性、通用性和升级潜力。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选用更能保证数据安全和更快捷便利通讯的硬件配置。

3.3 开发工程造价信息系统

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一般由要素市场价格信息系统、企业造价信息系统及行业造价信息系统组成。要素市场价格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组成工程造价的人工、材料、设备设施、机械等价格信息。这些要素价格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而调整,造价人员通过造价信息系统可以随时掌握构成造价的各要素的市场变化。企业造价信息系统是反映企业已建设工程的历史数据,企业把历史数据收集、整理后,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各项因素,编制适合本企业管理的企业定额,提高企业的造价管理水平。行业造价信息系统是反映本行业典型工程的造价数据和造价指标,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参考行业造价信息数据,找出本企业和行业典型工程造价指标的差距,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本企业造价管理水平。此外,应加强计算机开发数据库系统软件的应用。当前,计算机软件在造价管理中应用非常普遍,并且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计算机开发数据库系统软件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计算机开发数据库软件的应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途径。

3.4 完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数据库

建立完善的造价信息数据库是工程造价信息化工作的基础。造价管理者把工程项目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等不同建设阶段的人工、材料、设备、机械等价格信息进行汇总,分门别类的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系统,然后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具有大量数据的工程造价数据库。这样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及造价管理机构都可以通过造价信息数据库便捷地使用所需的造价数据和指标。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我们应该在整合原有资源的同时,对新的工程数据进行动态提取和分析,把信息库的范围扩展到建设领域的相关信息资源,并提升整个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的层次,不断丰富和充实数据库的内容。此外,为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水平,国家造价主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全国工程造价信息网,把各省市、自治区,各建设行业,相关机构建立的造价信息网连接成一个互联互通,便于交流的信息网络。各单位和机构都可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价格信息、造价指标及工程造价文件。同时不同的造价管理单位及机构都可以通过造价信息网络,及时了解相关的造价信息,指导本单位的造价管理工作。

3.5 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信息素质

为了促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相关人才缺口的问题亟待解决。培养的人才既能适应现代社会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又能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处理。对信息技术和工程造价技术都能精通,需要社会各界的相关配合,建立相关的人才培养机构,健全相关的培养机制,采取多元化形式,培养更多的工程造价信息化人才。另外,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素质也非常重要,不断提高人才的素质,完善从业人员的能力,定期进行培训和考评,以满足工作需要。

3.6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的结合程度还不是很高。因此,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急需进行改造升级。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以统一的信息数据标准、规范的业务流程为前提,以整合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为驱动,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发集数据采集、发布、分析、挖掘为一体的全国性综合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平台覆盖投资决策、设计阶段、招标采购、施工阶段、竣工结算工程造价全过程信息管理,对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预测并生成统计报表,为决策提供依据。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随着工程领域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才能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所关注的,由此,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成为重点。随着科技进步,工程造价信息越来越多,信息化管理成为可能。工程造价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造价是否科学、合理、准确关系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获取,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改变了传统落后的造价管理方法,使造价效率提高,实现了成本优化。

 

参考文献

1]伍洋,陶学明,王耀萱.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的构建[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

2]竹隰生,彭金平.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障碍及制度保障体系[J.工程管理学报.201502

3]田海燕.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与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3

4]穆雪梅,马小虎.工程造价信息的积累与合理利用方式解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8